盛銘芝(醫學一)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缺乏藝術天份的人。小學和國中時期,我最頭痛的就是美術課,一來我不太會畫畫,二來我腦中的靈感與創意似乎總是和我玩捉迷藏,每當需要腦力激盪時,任性的它們即使我千呼萬喚還不一定會出來。在美術課所受到的挫折感,可能也是使得過去的我對於參觀藝文展覽興趣缺缺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愈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我就愈要去嘗試看看,這也算是我當初選修這門課的想法。我的期待是藉由這門課,能夠獲得欣賞藝術的不同角度,至少要多少看得懂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意象和概念,而不是跟隨眾人的腳步,一窩蜂地跑去看展覽,卻連從何看起都不知道。老師開的這門課,除了幫助我達成期待之外,還使我認識了古今中外藝術流派的起源與特色,也釐清從前我對於某些流派的誤解(像是野獸派、立體派等,都與我先前所想的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我覺得令我收穫最豐碩的,是走出教室,親臨鳳甲美術館、當代藝術館以及藝術在山左右的開幕式,讓我發現「藝術是活的」,是能夠與觀眾互動,並讓觀眾自行解讀的,也讓我對於老師上課時所說的「作者已死」有了更深的體會。
每一次的上課,都是一次文化的洗禮,我不敢說自己真的如同老師所言,在上過這一學期的課後變的更有氣質。但是,老師時常對我們叮嚀「人人都是藝術家」,這樣的想法給了我信心,也令我學習到表達自己意見的多種可能,透過藝術創作,讓他人開始思索其中的內涵與觀念,有時候可能會比長篇大論更能夠獲得大家的共鳴。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悅和滿足。*
簡偲家 (醫技一)
這學期的課程一開始先是介紹東方的藝術演進、各時期主要的繪畫風格及繪製手法,老師上課除了ppt的文字說明和當時著名畫作的解說,也給我們看了現代人融合了3D電腦動畫繪圖技術及傳統繪畫方式而製作的動畫,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綠.柳」這部動畫,其故事以守宮砂作為開端,帶出一段令人惋惜的悲劇。在剛開始播放時,我原以為會是個很無趣的動畫,畢竟它並不像現在一般會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畫(顏色豐富、鮮明),但隨著故事發展,我逐漸投入其中,關切著人物各自的結局,最後我發現作者使用這種繪製方式,反而代增添了故事張力及觀者視覺的刺激。
之後,老師開始介紹西方的藝術流派,每個流派老師都會先解釋它為何被如此命名,再來就會介紹各流派的特色、代表人物及他們的名作,每個都介紹的非常詳盡。除了介紹各藝術流派外,老師也給我們看了許多錄像的作品,進而帶出錄像的定義,其與電影、短片、MV之間的差異。眾多的錄像作品中,令我做印象深刻的就是崔廣宇的「隱形的城市:海平面測量」,有許多有趣的噴水鏡頭,令我聯想到卓別林的默劇。我覺得許多錄像作品都是透過不斷重複一樣的動作,而去強調出其背後想傳達的意涵!
除了在教室內的上課外,我們也進行了三次的校外教學,帶我們參觀了附近的美術觀,使我們能將上課所學的知識應用在我們所觀賞的作品中。在校外教學時,老師也都會親自導覽解說,使我們更能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事物。我認為這樣的親身體驗,更能使我們體會藝術的魅力。
除了上述的課程外,使我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有我們大家的期中創作和期末報告,每組都發揮強大的創造力,使全班能欣賞到各具特色的成果。這學期下來,我學到了不只是藝術方面的知識,還有與團體合作的經驗,真的是受益良多!
魏子傑 (醫技一)
其實很少能在大學看到這種藝術課程,所以能夠修到這門課我真的覺得很幸運。這學期我了解到很多藝術家相關的知識,然後到美術館參觀了很多新奇的東西,以前去的美術館都只能看靜態的東西,不過這學期去的大部分都可以親身體驗,就覺得藝術真的是好有趣。
期中的作品我也覺得好好玩,拍了一個短片,莫名其妙還成為畫面最多的人。不過以前真的都沒有這種機會,在課堂上看各組的作品,真的是很好玩很新奇,也不會有什麼樣的壓力。雖然說期末的時候那個翻譯有點小困擾,不過老師也還蠻幫忙的,教我那些字真正的意思,所以整體上來說還蠻得心應手的。
這堂課真的沒有給人什麼壓力,而且老師人真的很好!我覺得這堂課應該要繼續開下去,造福更多學弟妹。*

李偉瀚 (醫技一)
這門課並不只有影像,而是從藝術層面介紹,由古至今,東方到西方,老師深入淺出的將世界著名,重要的藝術流派介紹給我們,使我們對藝術有基本的認識,然後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體會課程的另一重點,「錄像」。
錄像藝術就我的感覺,是個蠻個人主觀的藝術,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常常不是我們能夠容易理解的,這點與過去在畫布上作畫的印象派啊等派別不同,那些是讓普遍大眾能夠輕鬆的欣賞的,就算不太理解藝術家作畫時的心情感受也會感覺美的。而錄像藝術,則是需要我們觀賞者更去思考,揣摩藝術家的心理的藝術作品。
在學期中的藝術之旅,我們也見識到了不一樣的藝術表現,在鳳甲美術館的互動藝術作品;台北當代美術館張桓的阿彌陀佛,用身體或其他事物加以表現;以及到市政府附近的藝術在山左右戶外大紅球,或是霧雕藝術。認知了錄像藝術以及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我們也在期中分組作了自己的藝術創作。這門課可以給我們藝術上的知識,更多的是讓我們學會思考以及表達,看著藝術家的作品,感覺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思索其中的意義,以及給我們的感受並讓我們自己嘗試表達出來。*
陳筱宜 (護理一)
這學期一開始會選這門課是因為學姊的推薦,而且本身也很喜歡藝術,但由於小學美術班畢業之後,就很少接觸了,頂多偶爾去美術館而已。所以可以修到這門課覺得很高興,老師上課也很輕鬆,雖然接近期末時,還是會因為太累,就不小心睡著,但是還是很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自己的創作真的很有趣,和全班一起在廢掉的幼稚園拍攝感覺也很棒,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我可能永遠都不會進去那個地方,還有去鳳甲美術館,第一次接觸到裝置藝術,感覺很棒,以前都覺得藝術品是不動的畫,在展覽廊供人欣賞而已,沒想到我們是可以跟藝術品互動的,覺得很有趣,後來張桓的藝術展也讓我們大開眼界,還有藝術在山左右也很棒,我覺得修了這堂課,讓我對藝術有更多不同的詮釋,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還有老師上課放給我們看的影片也都歷歷在目,真的覺得這堂課很棒,雖然最後翻譯那些藝術家的背景和作品,是這堂課最有挑戰的一項,也許是因為比較枯燥,就是自己打字、翻譯,但最後看了大家的呈現,都覺得大家好厲害。*
蔡佳洵 (護理一)
雖然星期二是滿堂,但仍然非常喜歡這一天,平常的課所接收的東西似乎都是硬梆梆的,不論是有機化學、生化、寄生蟲、人發或是經濟、科技、歷史的通識課,都是要靠自己孤陋的可憐的腦袋去體會,但是星期二34的這節課,每次上課都充滿了驚奇,每次的影片,程度不一,有好笑的、有瘋狂的、有發人省思的,藝術真是很主觀的,而每個人詮釋藝術的角度和觀點也都不一樣,有時候老師會請我們在觀看過一個影片或作品後,說出自己的感覺,有趣的是,每個人的觀點可能都有一點兒的不同,看東西的角度也不太一樣,結果是,從各個角度切入來看,我發現我們班上也可寫出一篇有意義的評論呢!有了這樣子的發現,更喜歡在上課時聽別人的講話,聽別人的觀點,生活中好像很少有這樣子的機會與另外的人如此互動,所以這也加深的自己對於生活上的改變,發現自己好像不太會傾聽,容易太快將自己的想法全部一股腦兒的傳送出去,也因此減少了這樣子與朋友或同學腦力激盪的機會,現在,我開始慢慢訓練自己這樣子的能力!
這堂課學到了許多觀看藝術品的方式,其中我最喜歡老師教我們如何看懂中國的畫,那捲軸,那山水,要如何去看懂那種將所有東西容在一個畫面的技巧,讓我非常喜愛!希望我有機會去故宮的時候,可以用這方法看懂那兒的中國畫之美!
郭書羽 (醫技系)
This class is really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electives I took in NYMU, partly because the teaching styl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teachers. In other classes, we usually listen to lectures given by the teacher; therefore this makes the learning a one-way communication only. Differently, in this course, we were told to express our feelings and thoughts in class. I know that I’m quite quiet in class, and I hardly participate, but this is because I don’t really like to speak among a large group. Seeing a lot of people starring at me kinds of pressurizes me; therefore I’m usually more talkative in small group discussions. I’ve learned a lot of art related work and also got to know a lot of new artists. I wish we could watch more videos in class, rather than learning about painters/artists. Probably because videos are always more interesting than lectures, but also I believe that since this class is named as “video art”, I just hope that there could be more videos shown in class. Nevertheless, I believe that this class is memorable, with all the projects we did. Including the time we went to the nursery school for photo shooting, or the final report.
趙彤 (生命科學系二)
「錄像藝術與文化思維」這堂課讓我在這學期展開了一趟藝術之旅,除了老師在每堂課對不同藝術流派與演進做了詳細的介紹外,還有美術館或藝術活動的校外教學,收穫很多,也放鬆了我的心靈。
關於期中的攝影作品創作我也很喜歡,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喜歡旅行就喜歡攝影留念,平常也都有習慣隨身帶著相機,也因為許許多多的照片為我留下了一大堆的回憶,另外就是這學期的課程我和我同學的合作也很愉快。
這學期老師對各個藝術流派的介紹有些內容我有在高中的美術課裡學過,所以這也是我上大學後,難得有機會再度接觸深入的藝術分析。老師也讓上課的氣氛顯得很輕鬆,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在這麼多的藝術風格裡,我還是最喜歡印象派的作品,我喜歡那種陽光的感覺,它記錄的是當下的那一刻,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雷諾瓦的筆觸,二年前有去紐約的大都會美術館親自見證許多印象派的畫作,而且竟然都可以拍照,讓我都有點懷疑它們是不是真跡,那裡是一個花一天都逛不完的美術館,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以及文化見證。*